金龙鱼苗好还是成鱼好?

卜凡珀卜凡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颡鱼苗养殖技术黄颡鱼俗称“黄骨鱼”等。黄颡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属于亚冷水性(即温带鱼类)。黄颡鱼人工养殖具有生长迅速、食性广、易饲养、营养价值高以及市场销路好、价格高等诸多优点,是近年水产养殖中新的优势品种。

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中的缓流处或静水湖泊和水库的水草丛生处。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强,在水中缺氧时可以在水底污泥中生存较长时间,在含有污染成分的水体中也能生存。黄颡鱼是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昆虫、软件动物、甲壳动物及高等水生植物碎屑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摄食各种人工饲料,包括鱼粉、谷物、饼类等并能正常生长。

黄颡鱼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5~9月份,产粘性卵,卵径为1.4~1.6毫米,在水温20~28℃时经过4~5天即可孵出,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为1000~3000粒。黄颡鱼在性成熟后的3~10年间,每年产卵一次。黄颡鱼的雌雄鉴别较容易,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采用成鱼产卵前后性腺发育比较明显的时期进行。

一、池塘条件

黄颡鱼池塘养殖一般宜选择在环境安静、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塘。如果是在平原湖区进行黄颡鱼池塘养殖,要求离长江干支流较近,水源充足且无污染,交通方便。池塘面积一般为0.13~0.2公顷。水源应注排方便。水深至少达到1.5米以上。池周围应设高1米以上的防护设施。土质为粘土或粘壤土。在离池底15厘米处每亩设10只避光的黄颡鱼巢箱,以供其栖息。

二、放养模式

1.黄颡鱼池塘精养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以及天然饵料资源,在黄颡鱼养殖池塘中保持充足的放养密度,同时配养少量滤食性、草食性等其它鱼类进行池塘精养。每亩放养40尾/公斤的黄颡鱼350~500尾,同时搭配放养150尾/公斤的鲫鱼150尾、50尾/公斤的鳊鱼150尾和5公斤/尾的鲢鱼3~5尾。也可以每亩放养15尾/公斤的黄颡鱼1500尾,同时搭配25尾/公斤的鳙鱼5尾、200尾/公斤的鲤鱼(全雄)10尾、50尾/公斤的鳊鱼50尾。

2.黄颡鱼成鱼池塘混养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在其它池塘鱼类养殖时适当搭配黄颡鱼进行混养。每亩水面放养规格为40尾/公斤的黄颡鱼夏花150~250尾。如与鲢、鳙鱼混养,应以塘边浅水区作特种鱼培育区,保持水深在1.5米以上,每亩可放养15尾/公斤的黄颡鱼250~300尾。

三、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1.饲养管理

黄颡鱼在池塘养殖中食性很杂,一般可在池塘中适时追施基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配合的优质下沉性饵料进行人工投喂。饵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在40%以上。在人工投饲上,黄颡鱼有偏夜性习性,所以,一般在上午、傍晚和午夜各投喂一次,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5%~8%。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每隔15天追施一次生石灰。饲养管理上,应保持池塘的水质清新和充足的氧气,每隔20天左右要向养殖池泼洒15毫克/升~20毫克/升浓度的生石灰一次。

2.疾病防治

黄颡鱼在人工养殖中少生病,易于管理。在6~9月易发生水霉病、竖鳞病等,6~8月易发生肠炎病、气单胞菌病、竖口病等,7~10月易发生小瓜虫病。预防措施:每隔三个星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