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有哪些品种?
世界上有1400多种蜥蜴,我国目前有近200种,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栖息环境也不尽相同。 虽然大多数的蜥蜴是冷血动物,但这并不影响人类对它们的喜爱。
有的蜥蜴甚至可以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起,比如鬣蜥(学名:Agamasylacina),除了具有观赏性外,人们还常常饲养它来当“皮家伙”使用——把它的皮剥下来后可以当作包、钱包或其他小物品的袋。另外,在非洲的一些部落里,人们将刚出生的幼崽剃掉毛发后,用鬣蜥的皮肤做成长筒袜,而幼崽们穿着这种长筒袜,皮肤表面会长出类似绒毛一样的物质,看上去就和真的长筒袜一样。
有些蜥蜴则有“自割行为”——它们会用牙齿咬下自己的舌头然后吃掉,这通常是为了补充维生素的摄入。
不过,有些蜥蜴的“自割行为”并不是为了补充营养,而是为了避免自身被天敌吞食。它们会用自己的手(蜥蜴的嘴能打开很大角度)抓住自己的舌头,用牙齿咬住并向里挤压,然后当舌头从嘴里喷出时,它们迅速地将舌头缩回并含在嘴里。
在所有陆生脊椎动物中,蜥蜴的种类是最多的。中国已知的蜥蜴共有154种,分属于9科,其中壁虎科和石龙子科的种类最多,分别有51种和38种。以下列举中国主要代表种类,以便于大家了解。
壁虎属
壁虎属是壁虎科中种类最多的一个属,全世界有100多种,我国共有41种。代表种类如周氏壁虎是一种很小的壁虎,在所有的壁虎中体形是最低矮的,其头顶部后方和背部,以及体侧和四肢密布疣粒和细颗粒。体背面棕色或黄色,有暗色的斜纹和斑块。它生活于海拔550米左右的平原、丘陵和山地的房屋附近及石块下,河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都有分布。
沙虎属
沙虎属在我国有两种,分别是一线沙虎和华西沙虎。代表种类如一线沙虎,背部鳞片比较光滑,头颈部和背中央有1条黑褐色的脊棱。它的背面为暗褐色,在体背两侧各有1条黑褐色宽纹,体侧、四肢背面和尾两侧也有黑褐色横斑。生活于内蒙古、河北、山西和陕西等地的沙漠、半沙漠及干旱草原地带。
齿尾蜥属
齿尾蜥属在我国有2种,即齿尾蜥和藏北齿尾蜥。代表种类如齿尾蜥,其尾部有很多的齿形疣鳞。头后颈侧和体背密布疣鳞。背、体侧和尾的背面为棕黄色,有浅棕色的波状横纹。主要生活于海拔2300米左右的平原、丘陵和山麓的石堆中或者石块下,辽宁、河北、河南、天津、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四川等地都有分布。
睑虎属
睑虎属在我国有7种,分别是黑眶蟾虎、黑腹蟾虎、缺斑蟾虎、无斑腺豹纹蛙、疣吻沙蜥、眼斑昼行蜥、泽陆龟。代表种类如黑眶蟾虎,吻短圆,瞳孔垂直,体格发达,指趾的腹面有盘垫。体背面主要为棕色,在头、体背和四肢布满了黑褐色的细小颗粒。背面两侧至体侧有1条黑色阔纹,在纹的内侧有6、7个黑褐色的斑块,四肢也有2、3个较大的斑块。主要生活于海拔450米左右山区的溪流岸边有植物覆盖的石块下,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台湾等地都有分布,
石龙子属
石龙子属是我国石龙子科中种类最多的属,共有21种。代表种类如红点锦蛇,头小,被细鳞,体鳞有细弱的纵脊纹。体背面主要为棕色,头侧有5、6个黑斑。在枕后、体背和尾部有许多红色的大斑点,体侧和四肢上有许多成群而排列不整齐的红点,并且有黑斑相隔。主要生活于平原和丘陵地区的稻田、池塘、渠沟和房前屋后的石块下,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都有分布。
草蜥属
我国共有3种草蜥,分别为中华草蜥、广东草蜥和黑喉草蜥。代表种类如中华草蜥,体细长,鳞片比较光滑。头颈部及体背有许多红棕色的横斑纹,肩部及体背的后半部有4、5个不规则的暗色斑块。体侧有许多纵行斑纹。生活于海拔2400米左右的平原、丘陵和山地的灌木丛中或者草丛中,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河南、湖北、四川和云南等地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