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会得细菌皮肤病吗?
会的,而且很容易得 。 常见的由细菌引起的猫咪皮肤病有:脓皮症、猫爪炎和毛囊炎(黑下巴),下面分别介绍。
一、脓皮症 最常见的细菌性的皮肤病变是急性脓皮病又称脓疱疮(furuncle)。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患猫鼻部、耳部、颈部、躯干出现局部发红、发热并伴有疼感,表皮温度升高;患处出现结节或丘疹,破溃后形成脓疤,干酪样坏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二、猫爪炎 常见于幼龄小猫的爪部,往往在哺乳期间就发生,可能是因为母猫舔舐幼猫导致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表现为爪部的伤口化脓出血,猫猫不愿意着地,用前肢抓挠或舔舐患部。严重者,由于疼痛,猫猫可能会不吃不喝或者只喝少量水。
三、毛囊炎(黑下巴) 主要发生在鼻子和下巴等部位,发病原因是由于皮脂分泌旺盛,造成毛孔堵塞继而诱发细菌感染。表现为下巴、鼻梁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随后皮疹迅速扩大并出现表面覆盖灰白色痂皮的情况。如果不对疾病进行干预,病情将进一步发展,严重时可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对于宠物猫,皮肤是保护其体内各种器官的一道重要屏障,各种细菌很易趁虚而入引起猫咪细菌性皮肤病,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病的猫咪大多营养不良、年老或有其他疾病。那么猫咪易患哪些常见的细菌性皮肤病呢?又该如何防治呢?
猫咪常见细菌性皮肤病
1、脓皮病
猫咪脓皮病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皮肤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继发性的、浅表的皮肤感染性疾病。患宠常有发热、食欲减少、精神沉郁等症状,其皮毛被粪便污染,皮肤表面出现丘疹、脓疱、糜烂、结痂、脱毛等。
2、化脓性肉芽肿
猫咪化脓性肉芽肿主要是由于局部的损伤,导致在受伤部位毛细血管增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该病多发生于身体上毛较少的部位,特别是猫的头部和前肢。局部皮肤上出现直径较小的柔软肿块,有出血倾向。
3、脓癣
猫咪脓癣多由脓癣分支孢子菌感染引起,病猫常有食欲减退及消瘦等全身症状。皮毛被污染,局部被毛脱落,出现灰白色痂皮及难闻的气味。
4、马拉色菌病
马拉色菌为猫咪正常的皮肤寄生菌,只有在一些诱发疾病或诱发病因的作用下才会致病。患马拉色菌病的猫咪皮肤及毛发常有淡黄色或灰色的油腻皮脂溢出或痂皮,伴有难闻的脂性臭味。
细菌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猫咪细菌性皮肤病可使用抗菌药物,全身治疗的抗菌药物可有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给药,局部涂抹的抗菌药物有抗菌洗剂、乳剂、凝胶和油膏等,可涂擦或喷洒患处。通常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细菌性皮肤病的护理方法
猫咪细菌性皮肤病除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外,还需做好护理工作。治疗期间,要减少患病猫咪洗澡次数,可饲喂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可用棉球沾上医用酒精仔细涂抹猫咪伤口部位,进行消毒杀菌止痒处理,建议使用宠速合原液涂抹伤口,消炎止血,加速结痂。若伤口处结痂或存有脓汁,可用棉球沾上生理盐水进行清洗,需注意棉球或棉签不可重复使用。
猫咪细菌性皮肤病并不难治愈,关键是防止复发。建议在病愈之后也继续做好护理工作,平时也要做好防护工作,以免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