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到出血了用打疫苗吗?
首先,要清理伤口,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尽量把污血冲洗干净; 然后尽快去医院,一般疫苗在24小时内注射效果最佳!超过36小时注射疫苗也有一定效果,但最好是在被咬伤后一周内,疫苗注射不超过15针。 如果不能立即到医院进行处理,可以先自行服用一些抗生素,预防感染。(注:如果血清中和抗体检查证明已经感染,则不必再用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否注射疫苗,被狗咬伤均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尽力挤出伤口处的血液。 要注意的是,即使注射了疫苗也要少去高风险地方,如宠物医院、动物交易市场等,以防意外。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尽量少让宝宝接触狗狗(尤其是没有打过疫苗的幼犬)、猫等小动物,以免发生危险。
若是被狗咬伤后,皮肤上出现破损或者出血,那么就属于国家规定的二级及二级以上的狂犬病暴露,需要按照狂犬病的暴露处置程序进行相应的预防处置。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只要被狗或者其它狂犬病疫源动物咬伤后,没有及时处置而发病的患者,其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根据目前的临床经验,患者被狗咬伤后,有少量出血,可以进行以下的处置:1、尽快使用流动的肥皂水或者专业的免疫用冲洗液,对伤口进行流水状的冲洗,冲洗时间不低于十五分钟;2、冲洗后使用专业的狂犬病免疫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消毒剂不能和肥皂水或者其它的消毒剂混用;3、消毒后尽快到附近的疾控中心或者医院,进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尽可能多的注射到伤口周围及基底部,如果伤口较大,免疫球蛋白不足,那么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注射后才可以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注射;4、一般在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如果有其它异常情况,还需要增加疫苗注射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