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小乌龟?
一、小龟体质差异
小龟最初是从成龟身上孵化下来的,成龟体内营养成分不均匀,导致小龟在摄取营养时候也有差异;再者,刚孵化时候的小龟体表有一层蛋黄膜(类似鸡仔出生时膜),这层膜有的小龟厚而富有营养,而有的小龟就薄,这又造成它们的体质上差异;最后是出生的时候的个体差异。综合以上的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小龟确实存在个体差异大的问题。
二、小龟性别差异
在2010年以前,我们买的3-4cm的小龟基本是公母混养的,而这个阶段,小龟在性器官上已经初见端倪了,但又不明显,所以导致了个体之间有微妙的差异。具体的表现就是带有雄性基因的小龟的头部比小雌龟要稍尖一些,同时在龟背甲尾椎前面有1-3枚左右的盾甲要比其他盾甲略小,同时小雄龟比小雌龟的尾巴要长些。而那些比较胖,比较机灵的小龟,我们又很肯定都是公龟,所以,很自然的我们把问题归纳为小龟的性别上的差异了,即小雄龟的个体要略大于小雌龟。
三、小龟发育差异
在3-4cm小龟的生长发育上,是有一个很大的跨度,小些的2cm,大些的超过5cm,所以,在这个发育过程里面,有些小龟发育慢,有些发育快也是正常的事。比如2-3cm时候,有些小龟的背甲的脊棱比较突出,这些小龟生长就慢;而在2-6cm的生长过程中,有些小龟能长三倍个,而有些小龟只长了一倍个。所以,小龟之间生长速度上差异也是很大的。
四、人工喂食
小龟最初是人工喂食的金鱼和龟粮,喂食的量和次数不同,再加上管理的温度差异,对小龟的生长速度影响也很大。比如1.5倍饲料系数下,小龟生长快,而3倍饲料系数下小龟生长慢。同时,管理温度低于24℃以下,小龟几乎不长。所以,饲养方式和管理条件会对小龟的生长快慢产生很大的影响。
综合以上这些差异,我们就很容易解释小龟之间存在差异是为什么了。
但是,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那些3~4cm公母混养小龟生长到5cm以后,小的还有4cm左右,大的已经有6cm以上了,而且雄龟也基本分化完成,它们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5cm以上的小龟生长到10cm以后,小的还有7cm,而大的可以有10多厘米长,并且两者都是雄性龟,而且在同一缸,同一环境下喂养的,而且个体差异更加大了。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5cm以上甚至10cm大龟,存在个体差异,这都归结于个体之间体质上差异!
所以,我这里明确的告诉大家:小龟生长存在个体差异,5cm以下小龟属于分化发育期,个体差异属于正常现象,5cm以上小龟个体差异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