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都有什么品种吗?
白色北极熊
北极熊(Ursusmaritimus),是陆生熊种,又叫白熊。是北极的象征。它不但具有很厚的防寒毛和脂肪,它的脚掌大而多毛,适于在冰上行走和游泳;爪子长而且钝,适于用来捕食海豹和在冰上行走。
北极熊栖息地的范围很广,由阿拉斯加北岸,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北挪威,新地岛到诺维哥罗德群岛以及白海北部。在水下的时候,它们的心跳从每分钟46次减为每分钟9次,血液流速变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很高,因而具有很强的依附氧气的能力,这都有利于在冰下的很深的地方捕食海豹。
白色棕熊
白色棕熊是一种在野外生存的白熊,不同于北极熊的是,它在遇到发情期时,会和北极熊交配繁衍后代。白色棕熊在世界各地总共只有7只,2008年8月,多伦多动物园宣布从温哥华史丹利公园太阳剧场(VancouverStanleyParkSunTheatre)买下37岁高龄的白色棕熊“艾希”(Ishmael),目的是为进行繁殖研究。在2011年时,多伦多动物园已宣布“艾希”会永久居民在园内,希望有一天可以帮助繁殖出新的白熊。
白色大熊猫
白色大熊猫其实不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熊科动物,而是一种由基因突变产生的熊猫变种。就如同自然界存在白色老虎一样,白色熊猫其实也是非常罕见的。从科学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推测,所谓白色熊猫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少色素-- leukism造成。所谓leukism并非色素无法形成,而是无法将色素沉淀于表皮组织内,因此形成浅色或白色斑块的外观。因此,若根据传闻中民众的叙述,若确有全白大熊猫存在,则可能是leukism 症状极为严重之个体。但是,也有少数人认为白色熊猫是大熊猫和另一种白色熊科动物(如北极熊、棕熊等)混血而产生的后代。白色熊猫虽然看上去跟白色的大熊一样,但是仔细观察还是能够区分开的,首先从体形上来说,大熊猫没有北极熊、棕熊等熊类的体格健壮,更为肥硕;从脑袋来说其他熊类的犬齿明显外露,嘴部也比较长。而大熊猫由于植食性,犬齿比较短,嘴部略短。
白色马来熊
马来熊也叫“狗熊”,是熊科中个头最小的一种熊,成年的马来熊身长为120~140厘米,体重60~90公斤,一般生活在亚洲南、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包括中国的南部。马来熊是短脸、短鼻、犬齿发达,有伸缩自如舌头。它的毛发粗密、短而柔软,一般为黑色,有些带有“V”字形的橘黄胸斑。由于马来熊善于爬树,所以它又叫“黑熊”。马来熊主要以白蚁、果实、昆虫等为食,偶尔也吃鱼类和小型有蹄类动物等。马来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的一些保护区里以及海南岛,最近一次记录是在80年代后期,所以我国国内分布的马来熊已被列入“极危”等级。
与马来熊类似的还有黑熊,黑熊也是我国特产熊科动物,主要生活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海拔2000~3000米的密林和沼泽里,但黑熊的体形要比马来熊大得多,它也是短脸、短鼻和犬齿发达,体毛全是黑色(俗称黑熊),但颈下有黄色或白色带,胸部长有V字形浅黄色或灰白色斑,一般以野果、嫩叶等植物为食。我国特有珍贵和濒危的黑熊亚种称为四川黑熊或乌黑熊,2006年底在四川雅安市下辖的石棉县曾经记录到白化黑熊,但随后下落不知,因此白化黑熊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