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人的土狗是不是好土猎?
在有训猎过程的地区,好猎犬肯定是不咬的,并且拉直了跑,有风度也不撒欢,这些是基本的训猎要求。
但是在没有训猎习惯的地区,90%的土狗都是咬人的,包括所有品种来源的猎狗,这是农区普遍现象,只有少数犬因为天生胆小或幼年受过惊吓而性格温顺一些。
咬人是幼年猎狗的通病,是“奶狗时期”训练不足造成的。农区养狗一般都是拿来放羊看门打狗崽子的,狗崽子三个月断奶,断奶后就放到院子里和羊圈里,人少的时候就拴起来,农活忙的时候也撒出去,这些地方是犬群的核心活动区域。看羊打狗崽子都离不开嘴,所以狗的攻击性自然很强,而很少有人专门去训练幼犬不过度使用攻击性行为。因此幼年猎狗通常会有以下特征:
1,攻击性强,见谁都敢架,特别是不认识的狗。这种狗和牧羊犬有相似之处,但和牧羊犬的镇静威严不同,它的攻击性是缺乏风度甚至有些神经质的,主要表现为一冲到底。
2,咬人严重,因为农区的狗不会训练猎犬那样的“口令”体系,连“随”都很少见过,所以它们不能理解主人“让我干什么,不让我干什么”的明确指令。主人平时忙,也没有时间给狗做针对性训练,因此狗在和陌生人见面的时候只能自己做判断,按照本能去理解“陌生人=危险”而做出咬人的错误行为。
3,精力旺盛,无休止的能量释放,而且在做体力活的时候缺乏效率,也就是缺乏必要的技巧而乱冲乱撞,比如牧羊不带羊走直线而是到处追逐,打狗崽子没有节制而盲目冲撞,导致做一件事耗费大量时间,主人的抱怨情绪也逐渐滋生。
4,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主人除了吼两声训斥它,没有时间和它玩耍交流,因此和主人的感情非常淡薄。
这样的幼年猎狗,多数不会去接触猎物,即使接触了,也是直接冲上去撞翻猎物,然后就地撕咬。但是,狗毕竟是群居动物,它们需要磨练出完善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通常可以通过同伴来教授。当幼犬和大狗在一起跑的时候,会自然学到大狗的技巧:
1,跑的时候不再是一路疯狂冲,而是开始在有猎物的时候才会直接加速冲刺。这样,体力和耐力会得到明显加强。
2,跑的队形会变得很有风度,不再一冲到底,而是学会转弯加速。
3,不再乱咬人,不再乱撞羊,而更听主人的话,更懂得主人生气的时候应该躺下闭嘴。
4,不再无休止的叫唤打闹,而更懂得保护“嗓子”,因此声音会更有穿透力。
这时候的猎狗,还是不怎么猎的,但是已经具备猎狗的风度了。再等一段时间,等它2-3岁的时候,如果能正式学猎,那么它就可能成为一只能吃能喝能跑能咬能玩还能拉车打墙根的老猎了。可惜的是,在农区,这样的机会不多,绝大多数狗还是以家狗的形式被养大,只是比一般的家狗更有速度,更敢打架,而难以成为真正的猎狗。因此,农区的真猎狗是很难得的珍贵狗。
综上所述,咬人的土狗不一定是好猎犬,但有可能成为好猎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