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疫苗如何鉴定是否失效?
一般来讲宠物疫苗在注射后,根据宠物的个体差异,在注射后两周左右就开始产生抗体(抗体水平的检测需要有合格的检测手段,一般宠物医院、宠物诊所都会对宠物进行抗体检测)。
疫苗在体内免疫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些可维持一年左右,有些只要半年,而有些可能仅能维持三四个月。宠物因个体差异不同,免疫力的高低也不一样,有些抗病力强的小猫(或狗)可能会持续两年以上,而有些体质较弱的宠物只能维持三、四个月。
宠物疫苗的抗体下降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在抗体下降后有可能会感染传染性疾病。而疫苗预防针的保护作用是靠抗体的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来决定的。
给宠物注射疫苗后,宠物由于没有抗体或抗体较低,如果与带着传染病的宠物接触,很有可能就会被感染。所以为了安全,当不确定抗体是否存在或是否下降时,最好再做一次抗体检测,结果就会一目了然。
检测疫苗抗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肉眼与手感来判断;另一种是通过血液检测。第一种即肉眼与手感来判断:即当宠物注射疫苗后,如果2周后宠物没有任何反应则说明注射的疫苗失效,需重新注射。如果宠物出现红肿或硬块,说明注射成功,以后需要每隔2一3年重新加强免疫。
第二种即通过血液检测抗原来判断。这是最科学的方法,但检测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用的仪器设备,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免疫效果的好坏,所以抗体水平的高低是评价疫苗免疫好坏的唯一标准。
当抗体水平较低、抵抗力较弱的时候,宠物有可能感染上病毒。如犬(猫)瘟热、传染性肝炎等高度传染性疾病。所以抗体检测是保护宠物健康,保障人类安全的最主要的方法。
总之,根据个体差异不同,抗体的维持时间不同,所以应该定期给宠物检查抗体,保证其健康。否则等到有了症状,宠物生病的时候才注射疫苗,这时接种疫苗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