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为什么有皮屑?
皮屑是皮肤新陈代谢的附属物,也是动物作为“有毛动物”(有毛发、鳞片的昆虫也属于这一范畴),在皮肤上存在的“必要结构”。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寄生虫或细菌,在没有皮肤病的情况下,狗也会出现皮屑。 只不过,正常情况的皮屑量很少,也不会粘附灰尘形成白色屑状物;而当皮肤受到异菌,例如真菌、细菌,或其他物质刺激时,就会形成肉眼可见的皮屑,以及皮屑与皮屑之间的衔接处模糊不清的黑影——这就是我们肉眼对于皮屑的初步判断依据。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正常情况下的皮屑,也并非毫无意义。
首先,它可以作为信息素,向犬类动物发出警告,告诉他们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需要更换栖息地; 第二,皮屑中含有的蛋白质可以供动物体内营养平衡,特别是作为异食动物的犬科族群,可能无法从日常食物中获得必需的蛋白质,而通过啃咬自己的皮屑,从而获取营养; 第三,防止寄生虫叮咬,阻止它们在皮肤表面繁殖滋生。
尽管皮屑对于犬类而言并非必要的存在,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干净。但是,若是我们能够保持狗狗身上的卫生,每天清理毛发中的尘土和食物残渣,并定期给它们梳理毛发,除去表面的附生物,还是可以有效预防皮屑及各类皮肤病出现的。
皮屑在毛干周围积累是很普遍的情况,尤其在一些喜欢长毛犬或者有过敏倾向的犬中更为多见。多数情况下,皮屑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病症,只需要加强护理即可。然而,也存在一些疾病,皮损的临床体征之一就是存在皮屑。通过分析皮屑产生的部位和类型,可以将产生皮屑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死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生长脱落
在犬的表皮中,角质形成细胞以顶浆分泌的形式分泌皮脂到皮肤表面。皮脂是一种弱酸性、高脂质的环境,可以抑制皮肤表面细菌和真菌的过度繁殖,并且使角质形成细胞相互离析,便于细胞更新。皮脂的正常分泌可以使脱屑过程持续而柔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细胞无法产生皮脂或者皮脂无法正确排泄,细胞之间的连接就会变得过于紧密,一旦细胞更新,大片的表皮会以鳞屑的形式脱落。这种形式的脱屑在伍德氏灯下的表现为非荧光。如果细胞的分裂增殖过程紊乱,即使皮脂分泌和排泄正常,也会造成大量的表皮细胞脱落,即所谓的角化过度。这种形式的脱屑在伍德氏灯下的表现为荧光橙红色。
真菌性皮肤病
在犬中,最常导致脱屑问题的真菌是马拉色菌(Malassezia pachydermatis),这是一种犬皮肤和耳朵表面的正常菌群,一般情况下,犬的皮肤屏障和皮脂环境可以阻止它过度繁殖,只有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时,该菌才会过度增殖并导致犬发生真菌性皮肤病。皮脂分泌旺盛、炎性渗出以及细菌性皮肤病的存在都会导致犬发生继发性真菌感染。治疗原则是抑制真菌的繁殖和创造不利于真菌繁殖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