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总发炎是什么原因?

靳照木靳照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炎,是指发生在外耳道的炎症性病变,分为外耳道湿疹和外耳道真菌病两种类型。 病因:

1、皮肤不洁或异物入耳:如游泳或洗头过程中水进入耳道,未及时擦干;挖耳不慎使外耳道壁受损或是进入灰尘及异物等,均可能为致病因素。

2、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疾病可使机体防御能力减低而致病菌趁虚而入引起感染。

3、滥用药物:滥用抗生素治疗中耳炎导致菌群失调,改用其他药物治疗中耳炎后又因新的抗菌药物停用时间过长(超过两周)等原因都可造成耳道内环境改变,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

1.急性外耳道炎 发作时常自感耳部灼热疼痛,耳鸣,听力减退,头胀、恶心、呕吐,发热。检查可见外耳道潮红、肿胀,有稀薄分泌物。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分泌旺盛,并有脓液,此时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周围骨骼萎缩甚至全聋。除积极治疗外,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勿进水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2.慢性外耳道炎 多由急性外耳道炎未得到及时治疗迁延而来。患者常感耳闷、耳鸣、头痛、记忆力减退。检查见外耳道深部不规则隆起,表面覆以菲薄痂皮,不易擦洗,有时痂皮下有液化脓肿。处理措施与急性外耳道炎基本相同,但疗程更长。预防复发可在清洗外耳道后用脱脂棉球浸适量甘油涂敷患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乱挖耳道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田淞沦田淞沦优质答主

儿童易患中耳炎主要与自身解剖结构有关,儿童耳咽管较短、平直、管腔较大,且管腔肌肉收缩功能较差,咽口较大,较接近鼻底部,当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炎性分泌物及病原体均容易进入耳咽管,在管口形成一活瓣,封闭耳咽管口,使得中耳内原有的气体吸收而形成负压,导致中耳黏膜血管扩张、渗出增加,同时在病原体的作用下引起中耳内液体增多,出现中耳炎发作,并出现耳内疼痛、流分泌物以及发热等症状。

治疗方面如果已经影响到听力建议进一步治疗,否则会继续影响到孩子的听力和语言能力发育。治疗分为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行鼓膜穿刺抽液及鼓膜置管术。平日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持耳咽管通畅,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儿童游泳时应避免呛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