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乌龟的耳朵在哪里?
首先,纠正一个误区! 巴西龟是杂食性动物,也就是说它们的食物范围非常广泛,只要吃下去的东西能消化就能吸收。所以,猪肉、鱼肉、水果蔬菜甚至米饭都能吃(当然,吃多了会拉肚子)。而它们不能消化的物质随着肠道蠕动进入大便排出。 所以,所谓“食物在肠胃里经过多少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那么,再来说耳朵的问题。
虽然我养的是中华草龟,但是很多常识巴西龟也是适用的。 因为它们是两栖动物,所以耳道和鼻腔都是通水的。
我们看到的液体,其实是鼻孔排出的鼻涕或者眼泪。这些分泌物原本存在于泪腺管中,因为某些原因(如受到刺激)从泪腺管中流出。 而它们耳朵的结构要比鼻子及眼睛复杂得多。
就像人一样,它们的鼓膜是可以活动的,这样当外界声波振动鼓膜时就可以把声音信号传给内耳。而内耳又有螺旋神经节和耳蜗(像蜗牛触角的一堆结构),这里的毛细胞接受声音刺激后产生电子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才形成我们听到的声音。
巴西龟在受到刺激的时候常常会把头颈部、四肢和尾部缩入甲壳内,使自己完全闭合起来,好像一个结实的盒子,十分安全。那么巴西龟把头缩进去后耳朵在哪儿了呢?
其实巴西龟也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有两耳,只不过他们没有外耳和中耳,只有内耳。其内耳由充满内淋巴液的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的同源物组成,仅能感应振动并感受头部位置和运动的刺激,不能成像。龟的内耳主要对低频波敏感。龟类用耳朵感觉声音的机理与人类的机理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我们人类的声音主要以压缩空气的形式,通过耳郭,以气压波动的形式,通过外耳道,抵至鼓膜,引起鼓膜及中耳骨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特别是镫骨,以骨传导形式传至前庭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蜗管的螺旋器将淋巴的振动形式转为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通过蜗神经传入大脑,经听觉中枢解析后形成听觉。而龟类没有外耳和中耳,声音无法以压缩空气的形式通过龟龟的外耳道(龟龟的外耳道很窄,气压很难发挥作用),只能通过骨传导的形式,引起龟龟头、颈部以下骨骼的振动,这种振动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后面的成像机理与人类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龟类的耳朵主要能听到低频声音。